昨天下午,小米举行了一场号称为次世代的新品发布会。
至于什么是次世代,雷军说他去百度百科查了下,该词源自于日本语,即下一个时代,未来的时代。常说的次世代科技,指还未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。对于雷军来说,什么样的产品能够称得上是次世代产品,他的答案是小米电视3。
与市面上普通的智能电视相比,小米电视3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,它采用了电视屏幕与主机分体的设计。
屏幕方面,它采用的是60英寸LG原装4K屏,178°广视角,8毫秒响应速度,是目前小米电视中最大的一款。全金属机身设计,钻石纹铝合金边框,最薄处为11.6mm,最厚处37.6mm,比市面上常见的智能电视薄一半。
电视主机则将独立音响与主控元组件结合到了一起。也就是说,它是一款电视主机,也是一个独立音响。音响方面,它配备了2个球顶高音、4个2.5英寸中低音扬声器,支持杜比音效。性能方面,它采用了四核1.4GHz MStar 6A928芯片,4+4核Mali-760 MP4 GPU,2GB DDR3内存,以及8GB储存。
小米电视3(包括屏幕和主机)售价4999元人民币,而带音响的主机单独售价为999元。
从这款产品的设计和定价上,基本能看出小米在电视业务上的一些思考。
首先,它仍沿袭了小米一贯高性价比的策略。在发布会上,雷军依然不忘和友商同等配置产品进行一下价格对比。他举例说,京东上60英寸4K电视均价在万元左右,而乐视旗下60英寸1080P电视也需要6500元。由此得出结论称,小米电视3的性价比属于上乘水准。总之,通过这种高性价比策略,小米不但想碾压乐视等国产厂商,还想与国际品牌一较高下。
至于如何侵蚀既有市场,小米这次推出了分体设计。在雷军看来,电视成本70%在屏幕,而一块屏幕可以用10年,但主机的配置却遵循摩尔定律,也决定着电视的使用体验。这就好比组装电脑,一般不会去更换显示器,而是升级CPU和内存。
他认为未来智能电视跟电脑一样,主机与屏幕是分开的,可分别升级。这样一来,那些原来已经购买了三星、索尼、LG等国际品牌电视的用户,只需要购买一款小米电视主机,便可以实现升级。这种分体的策略,不但能够促进老用户换新,也能渗透到友商的市场,将小米电视和内容及平台扩展到更多的客厅。
为了卖好电视,小米的确是煞费苦心。不过,这一策略能否有效就得另说了,毕竟一直以来电视业务都是小米难以言说的痛。
有人说,小米的手机业务有多成功,就能反映出它的电视业务有多失败。两年前,小米打着“年轻人第一台电视”的口号,以一个颠覆者的姿态进入电视市场,不过两年多过去,小米电视不但没有颠覆市场,反而一直在夹缝求生。
数据显示,去年国内智能电视年销量为4000万台,传统电视厂商仍占据主流。其中,TCL年出货达到650万台,海信为800万台。而乐视也有150万台,市场份额为3.6%。反观小米电视,去年总销量为30万台,市场份额仅为0.7%。
小米卖不好电视的原因很多,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电视与手机之间存在许多本质上的差异,比如供应链整合门槛比较高、更注重内容、用户换机率低、市场容量没那么大等等。回顾小米电视业务的发展,以上问题几乎都出现过。
小米电视1就出现了供应链整合的难题。当时,小米刚跨界电视领域,名气并不大。许多日韩屏幕供应商的做法,是将大屏面板业务与小尺寸手机屏幕业务分开,要获得其大屏面板的门槛相对较高,需要有一定业界知名度,还提出出货要求。而小米当时在电视领域毫无积累,自然也就阻力重重。另外,小米电视的第一代产品采用了高通骁龙600处理器,这款芯片原本专为手机打造,在电视上运行并不成熟,为此小米付出了许多代价。小米电视1算得上是一款失败的产品,在发布半年后仍然只是小规模出货。
到了第二代产品,小米又遇到了内容的问题。就在小米埋头解决供应链难题时,乐视凭借其视频资源优势一跃而起,颠覆者的形象一下从小米转移到了乐视身上。为了弥补内容缺陷,小米又开始招兵买马。包括后来引入原新浪总编辑陈彤,开始内容生态的布局。在这次的发布会上,雷军又宣布与华谊兄弟合资成立了新圣堂电影,这也意味小米将进入电影制作行业。至此,小米在内容生态上的布局已初步成型,包括拥有iCNTV、GITV、芒果TV、华数TV四大牌照方;与爱奇艺、优酷土豆等打造百家视频网站大联盟,内容升级至44万小时。
经历前面两代产品的摸索,小米在电视业务上愈发成熟。与上游厂商磨合,逐渐解决了供应链上的短板。加强内容生态的布局,弥补了内容方面的缺失。可以说,这次发布的小米电视3正迎来小米电视业务发展的黄金时期。不过,它同时也处在危难之时,因为它身负重任,不但要振兴自家电视业务,还要去与国产品牌甚至国际品牌竞争。
分体设计的策略,是小米在前两代产品表现不如意的情况下想出的一个奇招,看上去它有可能侵蚀原本换机缓慢的智能电视市场,但它能否对整个电视行业带来深远影响还有待观察。毕竟,出现了几年之久的电视盒子就是类似的分体设计,并且升级盒子的成本更低,但这么多年电视盒子仍然处于市场边缘,甚至常常被认为是一款没有太大存在感的过渡性产品。
来源:www.feng.com
标签: 手机版幸运盒子在哪拆开
评论列表
就好比组装电脑,一般不会去更换显示器,而是升级CPU和内存。 他认为未来智能电视跟电脑一样,主机与屏幕是分开的,可分别升级。这样一来,那些原来已经购买了三星、索尼、LG等国际品牌电视的用户,只需要购买一款小米电视主机,便可以实现升级。这种分体的策略,不但能
设计的策略,是小米在前两代产品表现不如意的情况下想出的一个奇招,看上去它有可能侵蚀原本换机缓慢的智能电视市场,但它能否对整个电视行业带来深远影响还有待观察。毕竟,出现了几年之久的电视盒子就是类似的分体设计,并且升级盒子
售价为999元。 从这款产品的设计和定价上,基本能看出小米在电视业务上的一些思考。 首先,它仍沿袭了小米一贯高性价比的策略。在发布会上,雷军依然不忘和
,不过两年多过去,小米电视不但没有颠覆市场,反而一直在夹缝求生。 数据显示,去年国内智能电视年销量为4000万台,传统电视厂商仍占据主流。其中,TCL年出货达到650万台,海信为800万台。而乐视也有150万台,市场份额为3.6%。反观小米电视,去年总销量为30万台
乎都出现过。 小米电视1就出现了供应链整合的难题。当时,小米刚跨界电视领域,名气并不大。许多日韩屏幕供应商的做法,是将大屏面板业务与小尺寸手机屏幕业务分开,要获得其大屏面板的门槛相对较高,需要有一定业界知名度,还提出出货要求。而小米当时在电视领域毫无积累,自然也就阻力重重。另外,小米电视的